【幸福光點】雙重祝福

王貞文(嘉義市)

0
32

9月25日第786期

安靜的早晨,和姊姊昭文相約去菩提樹下吃早餐。一位女士孤單地坐在鄰桌。她好奇地看了我們半天,問我們是否是雙胞胎。「是的。」我們快樂地回答。她羨慕著,面帶愁容說她也是雙胞胎其中一個,但與另一位早已不往來很久了。她說兩人的價值觀差太遠。

的確,雙胞胎並非能彼此欣賞,手足之情有時禁不起現實的折磨,有時更會成為可怕的生存鬥爭。聖經中以掃與雅各兩兄弟的故事,真是斑斑血淚啊!因此,我們也一直以感恩的心,來看我們所走過的路,知道那並非一條易路,而上帝為我們所預備的是多麼豐盛。
我們的母親,就像以掃與雅各的母親利百加一樣,第一胎就是雙生。本來產檢的女醫所預估的胎兒,是個心跳有力的男孩,沒想到原來竟是兩顆女孩的心,如此同步地跳著,奏出強而有力的聲響。兩個女嬰結伴而來,長輩也許曾因此忍受了雙重的失望,養育起來一定也很辛苦。但是父母用心讓我們感受充滿愛的環境。在淡江中學的校園裡,我們被興奮的學生抱來抱去。螺珠,一位西螺來的年輕女孩,協助母親照顧我們。父親為我們拍了無數照片,還把一張兩個小女嬰搶聖經的照片,刊在報紙上當插圖。
我們小心翼翼地牽手同行,探索這個未知的、不友善的世界。有很長的時間,兩個人共同要面對的是雙重的寂寞,加倍的孤單與恐懼。我們是兩個敏感、脆弱、不討喜的孩子,和這個世界不協調。在威權時代的小學裡,我們彼此扶持,帶著恐懼探索著自我。嬰兒時期與我們共同留影的那本《注音版新約附詩篇》,在這段日子裡,成了我們的讀物之一。母親辛勤地教導我們背誦詩篇23篇,領我們慢慢地用拼音讀出經文。於是在不眠焦慮的夜,兩人牽手在黑暗中,詩篇的話語成了慰藉。
我們也一起享受教會生活。幸好有主日學、聖歌隊、青年團契的存在,一個不同於瘋狂的升學競爭與不許反抗的世界向我們展開。教我們認識托爾斯泰精神的主日學老師,就住在巷口,他看見我們兩人帶著妹妹們到教會去,就親切地招呼。他傾聽我們對這個世界憤怒的不成熟的看法,用托爾斯泰的故事餵養我們,而我們也開始一起閱讀並互相分享對那些故事的想法,互問:「人靠什麼生活?」在聖誕節時我們都參與了聖誕劇的演出,而且各有各的角色。我們再也不只是那對誰也分辨不清的雙胞胎,開始有了自己的特質。
雙胞胎要成為單獨的自我,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。幸好父母鼓勵我們擁有自己所愛的色彩、自己的偏好。然而,對外界來說,我們永遠被視為一個整體;一個要為另一個的所作所行負責。唯有藉著分開,我們才能建立自己的世界。
由大學時代開始,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城市、不同的路。姊姊昭文到台北去,投入令我們害怕的大都會生活;我選擇東海大學的幽靜退隱。昭文很早就下定決心,要作台灣史的研究;我則在藝術與神學中掙扎多年,後來放棄藝術之路,選擇歷史當神學的預科來讀。在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,我們在各自的團契生活裡尋求靈性的建造、探尋智慧,參與在台灣轉變的脈動裡。
我們幾乎每天都寫信,通常集了幾天的信,再一起寄出。但是,要徹底分享自己的生命,毫無保留,還是有困難。從來沒有在信中提起的朋友與師長,偶然地與另一位相遇了,他們總會因突然遭受的陌生冷淡眼神,而受到驚嚇。
但是,曾幾何時,兩人相加的寂寞與孤獨,已經轉變成加倍的朋友圈,加倍的智慧,加倍的力量。藉著另一位的冒險與突破,我們彼此得到雙重的祝福,攜手微笑著面對我們的使命。我感謝上帝,讓我們攜手同來這個世界,也讓我們攜手負起使命。願我們所領受的雙重祝福,能改變以掃與雅各的命運,成為修和的比喻。
【幸福光點】若你能發現自己的特質與缺陷,並在上帝面前為這樣的自己感謝上帝,也就可能去包容接納因為與你相似、相知、相惜、彼此同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