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025年9月21日第1516期【人間風景遇見神】
〈本週焦點〉與神同行的創業路
〈信心加油站〉選擇成為黑暗中的光
〈幸福光點〉阮是無仝世界的人
◎黑夜中的星星(職能治療師)
長期在醫院復健科擔任職能治療師、協助個案復健,我最感恩的是看見許多老夫老妻,不論出於愛或責任,始終願意陪著另一半。
診間的牽手與守候
這樣的景象在我心中格外美好,誰不希望跌倒時,有人伸手扶一把?誰不害怕失能而被拋棄?那些牽手一輩子的伴侶,從年輕時兩個截然不同的人,經過無數磨合與風雨,仍願意持續攜手同行。當然這份陪伴往往也需要家人、子女與朋友的共同參與。在復健科,我一次次看見,人際網絡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,是多麼不可或缺。
腓立比書2章4節說:「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別人的事。」在台灣的醫院裡,我看見這樣的人間美景。有位印尼看護告訴我,在他的家鄉,中風幾乎沒有復健的機會。在台灣雖然要面對復健的艱辛,人與人的關係也可能只是表面和平,但我們怎知神不會透過這些時刻,讓人更多尋求祂自己呢?
我不確定這些病友與他們的另一半結婚時,是否曾在神面前許下一生的諾言?但當他們選擇在另一半陷入低谷時,日復一日陪伴,持續多年,留心彼此的安全,避免跌倒;注意飲食與排便,以及回診日期與交通安排。他們或許不是專業人員,付出的心力卻如此珍貴。
在我眼中,他們雖然平凡,卻極其富足。為所愛付出的堅持與毅力,就像運動場上的跑者。這鼓舞著我繼續加強專業知識,幫助他們解決困難,感謝這些堅忍的人們成為我生命中的光。
猶記得有位中年的中風患者告訴我,他曾在醫院看見一位行動不便的人穿梭於病房之間,專注地工作,幫助其他身障者。那個背影深深激勵他,因此下定決心認真復健、好好生活,甚至積極面對健檢報告上的紅字。
這位患者能將注意力放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,也看見別人的不容易與自己能做的事,或許才是「化妝的祝福」。
誠然復健的路漫長無盡,長期陪伴的家人也會疲乏。此時家屬之間的彼此支持便會自然形成,且十分重要。照顧者需要有人傾聽、有人接手。我曾見過疲累的太太,對中風退化的先生漸漸失去耐性,這時就需要成年子女接手一段時間的照顧,或申請長照服務員,讓主要照顧者的身心靈獲得喘息。
不論是子女偶爾主動請假陪伴父母,參加病友團體出遊、重新開闊視野,甚至尋求專業調整照顧方式……,這些都是為生命注入活水的途徑。
認識耶穌,照亮彼此
我相信耶穌的愛,就在這些病人與專業或非專業的照顧者當中。無論起初的動機是愛或責任,都需要因認識真神而被愛充滿,才能成為不間斷的光源。
對我而言,提升專業能力、保持敬業精神;或者默默為他們禱告、安靜陪伴;以及行有餘力時,慷慨分享自己擁有的。總之每個人都可以是一支小蠟燭,成為黑暗中的光。
如你是疲憊的照顧者,可以這樣禱告:
親愛的主耶穌,求祢使我學習照顧自己,並賜下力量與耐心;在疲憊中飽嚐祢恩典與同在的甘甜,渴慕從祢而來的生命活水澆灌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