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學老師與耕心

吳秀賢(高雄市)

0
99

9月8日第888期

他,是國立大學數學碩士,大專及高職數學老師,兩個孩子的爸爸。一身黑得發亮的皮膚,似乎可以聞得到陽光的味道,不知是否和他熱愛發送《耕心》週刊有關?因為一個月不到,他就可送出2000份《耕心》。而這樣的熱心,竟起源於一篇刊登在《耕心》上的見證,從此他就和《耕心》共同譜出一段神奇的故事。

《耕心》曾刊登這位數學老師的見證,描述他因著信靠上帝,在困境中如何喜樂面對,在失業當中仍然挺身幫助貧困。身為老師的他,對正值熱切尋求人生方向的青年大有負擔,他將這份刊物拿到任教的班級,讓學生藉這篇報導可以認識老師,當然也期盼他們可以因此認識造物主,找到人生的答案。

一位對校園福音很關心的傳道人,偶然間也讀到了這篇見證,數學老師豐盛的生命,讓她大受感動,於是力邀他在學校裡組成師生團契。可想而知,團契的成立,將為年少輕狂的孩子,帶來多麼重要的人生轉捩點。

某天,教官巡視校園時碰巧看見師生團契的聚會,就問:「你們在做什麼?」他們據實以告:唱詩歌、分享與禱告;團契聚會的主題分享常使用《耕心》,教官見此刊物如此陽光,足以激發年輕人正向樂觀的精神,值得贈送給更多班級閱讀,於是每週叫班長到辦公室領取,再發給班上同學。如今每週都要發下200份。

學務組長認為他們的聚會型態對學生心靈的塑造很有幫助,建議何不在學校辦個社團?啊!這正是他們醞釀已久的計畫,只是沒機會提出,沒想到學務組長主動邀請,計畫就這麼輕鬆的完成了。如今社團已成立,有五十幾位學生參加,給予兩性教導及品格教育。

當聚會結束,數學老師帶著學生去人口密集的地區發送《耕心》。雖已接近黃昏,南部的太陽仍是熱情十足,他們卻歡歡喜喜,臉上洋溢著笑容,在附近國宅一一遞送,或是送給在門前聊天的居民,或是塞在數不完的信箱中;捷運站、醫院門口,也是他們發送的目標。

有時遇到正值放學的任教學生,驚喜的寒暄後,數學老師打趣的請學生幫忙,青春期的孩子可沒那麼乖順,他們通常是一番推辭:「老師!我要趕快回家。」但也有陌生人主動說:「來!來!我幫你發20份。」看來是數學老師的開朗喜樂,讓人主動加入發送的行列。常常沒一會兒工夫,厚厚一疊的刊物就化為長著翅膀的福音種子,展開奇異的旅程,藉著上帝的帶領,播種在一顆顆尋尋覓覓的心靈。如同數學老師說:「我相信發出去的《耕心》一定有人讀,讀了一定對他有影響,所以我從不厭倦發《耕心》。這輩子如果因為發《耕心》而讓兩三個人信主,我對上帝就有交代,也就心滿意足了。」

果然,上帝成全他的心願。

有一次,他在醫院門口發《耕心》,就和某個來探病的陌生人聊起天來,巧的是這個人和他是同鄉,更是同姓,而這個姓氏是非常罕見的,可以確定是同宗族的人。他鄉遇故知,倍感親切,除了致贈《耕心》外,他也邀請同鄉到教會。果然同鄉不怕路途遙遠,常常參加主日禮拜。

主日聚會後,教會長老特地將福音更清楚的介紹給他,並邀請他接受耶穌,他說:「對上帝的話,我百分之百相信,雖然家裡有許多令我煩惱的事,但藉著睡前禱告,也就能安然入睡。現在我願意接受耶穌,成為上帝的孩子……」禱告的當中,天父的愛充滿了那一顆渴慕切求的心,他的淚水如潰堤般滾滾而下。啊!多麼奇妙,藉著一份《耕心》,上帝找回一個迷失的兒子。

我們總認為,一粒沙子是多麼的渺小,但若不是一粒粒沙子的累積,怎可能堆聚成一座高山?這位數學老師鄂森培,從一篇見證發送給一個班級開始,再擴大到一個年級,接著成立一個團契、一個社團,如今每個月還可以發出2000份《耕心》,豈不是證明微小的舉動也能帶出浩大的影響力,進而改變世界?

當你在各地遇見基督徒分發福音單張時,是否也激勵你愛靈魂的心,仿效他們成為那一粒細沙?讓一則則恩典記事、新生故事,為接到的人帶來迷茫中的指引,苦難中的盼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