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裡的平安

基督信仰的寶貴,在於耶穌親自降生為人,向世人啟示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。

0
13

2025年4月20日第1494期【復活,絕境重生
〈本週焦點〉被翻轉的生命
〈信心加油站〉基督裡的平安
〈幸福光點〉 願家人早日歸主

◎陳嘉冕(門諾醫院院牧室牧師)

聖經約翰福音14章27節說:「我留下平安給你們;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。我所賜的,不像世人所賜的。你們心裡不要憂愁,也不要膽怯。」基督教醫院的院牧或關懷師,經常需要穿梭於病房,關心病人的心靈。但有時候,上帝也會透過病人和家屬反過來鼓舞我們。

面對年老,牽手相伴

記得一月時,曾經探訪某位病人。當時甫進入病房,就看見一個高齡患者躺在床上,身旁陪伴的太太看起來十分優雅。她見到有人走進來,馬上就開口說了句:「平安!」

聽起來對方應該是個基督徒,但這句「平安」只是句普通的問候語嗎?她的家人生了病,和即將面對年老、離世,還能感受到真實的平安嗎?

經過會談,我得知這位病人周伯伯已經九十幾歲,是隨著國民政府從中國隻身來到台灣。後來擔任小學老師,一直做到退休。他們按著聖經教導,建立起基督化的家庭,每天安分守己、敬虔度日,直到如今。
經過一家人的共同討論,他們最後選擇接受安寧療護,期盼在舒適的照顧陪伴中,幫助周伯伯走完此生有限的旅程,回到永恆的天家。幾次探訪,師母都帶著感恩的心,雖然充滿不捨,仍表示很珍惜當下還能牽著先生的手。我在他們身上,真的看到「在基督裡得享完全的平安與安息」的應許。

捨命救人的真平安

1912年4月,一艘名為「鐵達尼號」的遠洋班輪在廣袤的大西洋撞上冰山,當時僅能讓八百人優先逃生,另外一千六百人只能在船上迎接與船一同沒入海中的命運。然而,船上的樂團卻堅守崗位,演奏起〈與主更親近〉(Nearer, My God, to Thee),現場那些即將面臨死亡的人更是同聲唱和,彷彿一大隊詩班正為自己與郵輪送葬一般。

在罹難者中,有位從印度返回美國的女宣教師范安妮(Annie Clemmer Funk,1874~1912),她從小就立志到海外宣教。1906年,被派到印度,成為美國門諾會第一位海外女宣教士。六年後,因收到家人的電報,得知母親病危,才第一次踏上返鄉之路。好不容易到達英國,正準備搭船回到美國,沒想到原先訂的船班因工人罷工而延期,只好多花點錢,搭上初次啟航的鐵達尼號。

正當鐵達尼號逐漸下沉,范安妮原已登上一艘擁擠不堪的救生艇,突然有位婦女狂奔過來,大喊著:「我的孩子!我的孩子!」也許是她的孩子已被帶上這艘救生艇,范安妮見狀,立刻將位子讓出來。不久,冰冷的海水吞噬了范安妮。

一位願意為陌生人捨命的宣教師,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了。她在印度設立的學校,後來改名為「范安妮紀念學校」。在家鄉的墓園中,親人也豎立一塊石碑記念她,上面刻著:「她的生命活出主的樣式,不是受人的服事,乃是服事人。」

復活節主日前夕,是記念耶穌基督從受難到復活的一週。復活的耶穌對門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願你們平安!」(約翰福音20章19節)當耶穌的門徒們親眼看著他被釘在十字架上,甚至第三天到墳墓時,還發現屍體不見了。「難道是被誰偷走了?」就在這樣徬徨無助的時候,「平安」這兩個字,似乎才真正彰顯了它的意義。

信靠基督,得享安息

平安,不是代表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或者什麼事都沒發生,而是能「理解」眼前發生的任何處境,其實都在上帝的看顧與保守之中。包含我們肉體生命最後的氣息,也同樣將回歸到賜生命氣息的主那裡。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,即使當下可能不明白,卻仍然能夠面對!

基督信仰的寶貴,在於耶穌親自降生為人,向世人啟示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;更透過被釘十字架、死亡與復活、升天,完成奇妙的救贖計畫。因此無論是周伯伯與師母,或者鐵達尼號罹難者的生命見證,都是在述說信靠耶穌的人,就能在基督裡得享完全的平安與安息!

線上捐款支持💗耕心文字事工。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