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25日第1499期【在恩典裡記得】
〈本週焦點〉我生命中的溫柔月光
〈信心加油站〉飛行三千里,載著成長與承擔
〈幸福光點〉 美好的人生變化球
◎楊旺錡(台中沙鹿)
坐上飛機,遠赴離家三千多公里的台灣,我成了大家口中的留學生,就讀「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事業系」。
其實從高中開始,我就有出國讀書的想法。一方面,自己讀的是馬來西亞的華文獨立中學,畢業後因教育體制的關係,許多學生都選擇出國升學;另一方面,也單純想去一個離家遠一點的地方看看世界。而促使這份想望更加鮮明的,是許多畢業返國的學長姊,他們的經驗總是讓我充滿憧憬與感動。
漂泊異鄉,愛點了盞燈
2021年10月22日,我踏上台灣的土地。那時正值疫情高峰,我一抵達便立刻展開十四天的隔離與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。在飯店隔離的那段時間,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家人聊天、解悶。隔離結束後,學校派車接送我到宿舍、繼續完成自主隔離。
印象最深的是司機把我送到門口後、僅說了一句:「那先這樣囉」;接著宿舍管理員協助我辦理入住後、隨即也轉身離去,留下人生地不熟的我。當下的感覺至今還是很深刻,那是一種非常無助、也沒有認識的人幫助自己的感覺。當時有同學告訴我,沿著宿舍往下走,一條昏暗的巷子右轉,就有一家便利商店,那簡直成了黑暗中的一道光。
轉眼來台將近三個月,我卻始終沒去教會。某天我忽然驚覺,如果再不踏出那一步,恐怕就不會想要去了,因為那時已經很享受週日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。我主動聯絡馬來西亞教會曾經來台留學的某個學姊,請她替我引薦合適的教會。沒想到她剛好認識一位姊妹,正在我住處的附近聚會。
2022年1月23日,我第一次走進了那間教會。雖然早已忘記被誰接待,奇妙的是,當下卻有再熟悉不過的感覺。感謝主,將我從信仰即將鬆動的邊緣拉了我一把,也一次就尋覓到合適的屬靈家園,並持續委身、在教會中服事至今。
時序來到今年三月,來台已邁入第四年。這些年來,神不斷擴張我的視野,也成全我許多心中的渴望。更透過教會的兄姊們,讓我深切感受到祂無微不至的愛。記得有兩次春節並未返家過年,是教會的兄姊邀請我到他們家吃年夜飯。
也有一位阿姨,每個月都會送我一袋餅乾、水果與泡麵。每次收取,我都覺得自己雖然不完美,但神卻讓不配的我,無論在哪裡都不斷享受祂的愛與祝福。甚至現在的住處,是教會一位阿姨家的空房。與阿姨和她的家人相處融洽也很有家的感覺,透過這件事再次感謝上帝的疼愛。
遠行回望,充滿了感恩
四年了,雖然一切事情看似漸漸走在軌道上,但今夏畢業在即,就要展開人生的另一個階段,面對留台工作、未來的生活……,惟願自己能敏銳上帝的心意,一生得著祂的帶領,更明白這句經文所說: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」(箴言9章10節)
縱然我對台灣十分適應,也很喜歡台灣的生活,但當初那位想要離家遠一點的自己,如今卻面臨著新的拉扯——為留台工作與回應家庭責任之間的平衡掙扎。父母與家人雖然尊重我所有的決定,但身為子女與手足,仍渴望做得面面俱到。
時至今日,我越來越相信,真正的答案只有一個,就是繼續依靠上帝的帶領,也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勇於承擔責任、傳承原生家庭的愛與溫暖,並且不斷成熟、持續長大的生命。
想為教會的外國朋友禱告,可以這樣說:
親愛的天父,求祢親自安慰每一位離鄉背景的孩子,當他們孤單、迷惘時,願祢成為他們的光,藉著教會的接納與愛,使他們在陌生之地也能經歷家的溫暖。幫助他們在轉變與掙扎中不失信心,繼續倚靠祢,能夠認識祢,走在祢為他們預備的道路上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