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痛開啟的信仰之門

當下我立刻禱告:「上帝啊,救救我吧!」

0
4

2025年10月26日第1521期【心靈的安歇
〈本週焦點〉在主愛中重生
〈信心加油站〉腹痛開啟的信仰之門
〈幸福光點〉記得幫我們佔個好位置

◎口述/許慧娟
◎文字/畢翠絲

我受洗的那天,是2019年12月21日。正式成為上帝的兒女,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不平坦,卻充滿上帝奇妙的恩典。

回想第一次走進教會,大約是20年前。當時心情常因工作不順而浮躁,甚至憤憤不平。教會就像避風港,情緒低落時,一個月大概會去參加個兩三次主日聚會,但總是悄悄來、默默走。

站在信仰的邊緣,我既渴望靠近卻又害怕投入,這樣的「試用」模式持續了多年,始終沒有受洗,也未曾深入過教會的生活。

我只在需要時尋求上帝的安慰,沒有穩定的信仰基礎。每次踏進教會,我會感受到短暫的平靜,但離開後,生活的壓力與情緒的波動又捲土重來。

危機中的呼求

2019年9月,一次海外出差改變了我的人生。赴美出差的第一晚,半夜突然腹痛難忍,疼痛持續三、四個小時,服用止痛藥後仍無濟於事。當下我立刻禱告:「上帝啊,救救我吧!」

當時妹妹剛過世一個月,我不擔心自己,卻害怕一個月內若家裡又有人離去,母親無法承受。我向上帝承諾:「如果祢救我,我回去一定受洗。」

奇妙的是,大約半小時後,疼痛緩解了,能正常上廁所。第二天開會時身體狀況良好,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。結束出差,飛回台灣是週六早上,我即刻前往就醫,檢查後身體完全沒有問題。

隔天一早到教會,主日禮拜結束後,牧師經過我身邊,我立刻告訴她:「我想要受洗。」牧師也盡快安排了一對一的新生命課程,兩個月後,我正式成為上帝的兒女。

牧者與小組長用愛與真理澆灌,朋友說我說話變得有智慧、處事也變得有耐心。我自己感受到最大的改變是內心的平安與盼望,不管遇到什麼事情,以往需持續好幾天才能平復的情緒,現在很容易就可以抽離。過去遇到困難,總會陷入懊惱或自責,現在已學會禱告交託,懂得自我調適。

有次在工作上,遇到一位很無理的客戶。我小心翼翼與他互動,心裡默默向主禱告,求主賜我智慧與勇氣,也求主顯出公義,為我申冤。幾個小時後,這位客戶竟主動打電話向我道歉,我大感驚訝,讚嘆上帝的作為。祂教導我不要含怒到日落,也教導我愛與饒恕的真諦。

在家庭中,上帝也彰顯祂的信實。我家有兩位特殊兒——弟弟和他的女兒,脾氣一上來讓人難以應付,我用簡單的禱告引導他們,帶他們進入教會,身心漸漸穩定,家庭關係和諧。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畫面,證明「在人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」,種種改變不僅安慰我的母親,也讓全家看見信仰的力量。

從客人到家人

我提前辦理退休,投入教會服事70歲以上的長者。許多長者子女不在身邊,有些甚至獨居,週間的聚會可以幫助他們延緩老化。

我為長輩們量體重、關心他們的健康和用藥狀況;陪他們參與運動、桌遊和手作活動;中午共餐時間,發揮開心果的本領,逗長輩們開心,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和陪伴。我以真誠的關懷打開他們的心,在團體互動的過程中,有些長者慢慢感受到上帝的存在,有些長者開始願意接受禱告,我好欣慰,也渴望繼續陪伴他們。

過去的我在教會裡,只是一個「window shopping(逛櫥窗)」,是客人;受洗後,我成為家人,經歷從「旁觀者」到「參與者」的轉變。我希望自己成為見證,活出上帝的愛與智慧,讓更多人因我的服事而認識祂。

信靠主真是好得無比,雖然生活仍面臨不少挑戰,但上帝引導我以愛和智慧面對。上帝不改變我的心,也改變我周圍的人與事。期許未來繼續在信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,為更多人帶來福音與盼望。

如果你正在教會門口徘徊,卻從未真正踏入,可以這樣禱告:

親愛的天父,我承認自己正在信仰的邊緣徘徊,不敢完全交託。求祢挪去我心中的恐懼與猶疑,給我勇氣走向祢,讓我不只是旁觀者,而是祢的兒女。願祢的愛充滿我,使我在祢裡面得著平安與力量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!

線上捐款支持💗耕心文字事工。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