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生命藩籬

來到台灣以後,我面臨幾個問題……

0
5

2025年4月27日第1495期【跨越,遇見不同的自己
〈本週焦點〉命懸一線間,我被神得著了
〈信心加油站〉打破生命藩籬
〈幸福光點〉我很特別,我叫陳ㄧˇ禾

◎麥健朗(台北市)

我是在台灣的澳門學生,目前就讀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二年級。兩年前,我毅然放棄原本的工作,選擇來台灣升學。最主要的原因,除了澳門的大學科系選擇有限,基於專業發展的衡量外,某種程度也與過往的工作及信仰有關。

來台,追尋生命的意義

我曾在澳門一所基督新教社福機構,擔任「朋輩支援工作員」。服務對象是18到35歲的青少年精神病患復元人士,主要工作是輔助社工及心理諮商師策劃活動。工作的過程中,我常遇到一個問題,也是服務使用者們對於人生的終極問題:他們很想知道自己的人生為何如此不順利?為何偏偏是他們患上疾病?種種疑問令他們對人生感到不滿。這些對生命的不滿,亦是造成精神疾患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
每次遇到這些情況,我都不知道怎麼很好地回答,只能夠找其他話題搪塞過去。但這些問題卻一直停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,因此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回答這些人生的疑問。不久之後,我便找上宗教信仰,相信除此以外,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完整地回答這些問題。

儘管人生必然是迷惘的,但宗教卻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方向。問題是:「有那麼多不同的宗教,哪一個才是合適的呢?」為了很好地了解不同宗教,思考如何幫助服務使用者們找出合適答案,我帶著這些疑問來到台灣讀書。

來到台灣生活以後,我則面臨了幾個新的問題。

第一,就是如何找到合適的教會?畢竟台灣存在諸多不同種類的教會,哪一所教會最能夠符合我的需要呢?要以距離住宿地點作為考量,還是以組成的團體成員,抑或是宗派來考慮呢?

第二,年齡與學業適應。由於我是工作一段時間才決定升學,年齡與大部分應屆學生有些差距。我非常擔心不能融入他們的圈子,同時我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接觸書本,對於能否順利跟上課程內容,也感到十分擔憂。

第三,文化差異。一般澳門人做事情都是比較急進的,希望能以最快的方法解決問題;從我的角度看,台灣人做事似乎比較細心及緩慢,期待以最完美的方法來解決問題,我很擔心不能有所調整及適應,讓別人和自己備感壓力,也給人產生過於急功近利的感覺。

認真思考後,我除了認真預備,也常常禱告和閱讀聖經,透過親近上帝來交託所有的問題。我盼望上帝幫我安排一條最適合的路,也深知不管如何準備,都不可能達到完美。人畢竟是有限的,但神卻是無限的,我相信只要將一切憂慮交給祂,許多困難與挑戰必然能被克服。

上帝愛的回應

沒過多久,上帝果然給出了祂的回應。我是一個較為內向和被動的人,如非必要,並不會主動與別人接觸。但在新生聚會時,卻有一位同學主動與我攀談,這才得知他也是一名基督徒。他提到前一天祈禱時,有個呼召的感受,叫他在翌日的聚會上主動與其他同學聊天。

他看我靜靜坐在角落,便決定主動過來認識我。之後在他的介紹下,我去了他所屬的教會聚會。這間教會是一間非常溫暖的教會,我在裡面充分感受到被愛的感覺,決定留了下來,直到如今。

在新生聚會後,我與他及幾個基督徒同學便常常聚在一起,包括組織考前複習和讀書會等活動,也漸漸適應大學生活,並且克服了澳門與台灣人之間可能出現的文化差異。

現在的我依然相信即使人生有無窮無盡的困難,但只要依靠上帝,就能戰勝一切。正如詩篇第23篇4節所言:「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祢與我同在;祢的杖,祢的竿,都安慰我。」

線上捐款支持💗耕心文字事工。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