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班是個患有第五對染色體異常的小朋友,他的哭聲尖尖細細的,每次光臨總是引起醫院眾人的注目。這種遺傳疾病會造成許多生理異常症狀:體重過輕、發展遲緩、智能不足……,這也讓他成為各科門診的常客。
小班的頭圓圓扁扁的,部分是先天造成,卻也看得出他長期臥床的現實。以一般人的審美觀來看,小班的耳朵長得太低,兩眼距離過寬,絕對不是討人喜歡的長相。
這一天,我在耳鼻喉科的門診遇到了小班和他的母親。因為生理結構的異常,導致小班面臨餵食困難與呼吸道感染的問題,必須到這兒來就診。
看著小班,他的樣子讓人看不出是哭還是笑,彷彿隔著一道面具,難以捉摸他的情緒。
我自問,如果我是小班的媽媽,如何知道他現在是高興還是難過?如果我要養的是這樣一個全身都是問題的小孩,要經常上醫院,還要負擔沈重的醫藥費,我會愛這個孩子嗎?
想到這兒,強烈的無力感襲來,讓我幾乎失去翻閱病例的動力。
然而,在小班媽媽的臉上,沒有愁容。她以有力的臂膀抱著小班,她知道小班害怕醫生手上那些冰冷古怪的器械,所以輕聲在小班耳邊哄著:「不要怕!不要怕!」
然後,媽媽低頭親親小班,用她溫暖的眼神,專注地望著這個被上帝遺棄的小孩。
小班真的被上帝遺棄了嗎?
當媽媽懷著小班,感受一個生命在自己的體內成形茁壯,挺著日益寬大的腹圍,也經驗生產的疼痛和喜悅。
生命的連結,揉雜著許多矛盾,有悲,有喜,有失望,也有訝異。然而,愛與勇氣填補了這些矛盾的缺口,成為生命延續的動力。
小班的媽媽也知道,這樣的孩子是活不了太久的,然而因為無條件的愛,使她能夠無怨無悔地付出。我終於明白,上帝並沒有遺棄誰。小班對於媽媽,或是媽媽對於小班,都是對方的天使;因為擁有對方,讓他們的生命更加美善,也更加完整。
望著小班與媽媽,種種的憐憫與不平,如今都化做難以言喻的尊敬與疼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