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王耀宗(南投埔里)
九二一大地震忽焉二十年,那是災區共同的回憶與話題。埔里教會原有的老教堂建於一九五二年,早有重建必要,但想到龐大的建設經費,就令人裹足不前。但聖經提醒我們:「在人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。」
事發凌晨,天搖地動,猛烈之勢前所未有。苦待天亮,趕到教會時,牧師已與幾位長執同聲禱告,求上帝保佑眾會友身家安全。原已計畫重建的教堂,毀於一旦,再也無猶豫不決的空間。上帝的旨意高過人的旨意;教會隨即組織重建委員會,執行並順服祂要我們重建聖殿的工作。
災情慘重無比,好在屋毀人無傷,雖有點灰心,卻不洩氣。「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,祂不吹滅」,牧師證道時一再以上帝的話來慰勉我們。總會也扮演大家長的角色,號召大教會來認領災區的主內殘兵。本會獲得台北雙連、大安、中山及總會和中會的大力扶助,讓我們鬆了一口氣。不禁想起,使徒信經所言:「公同的教會,聖徒的相通,罪的赦免,肉體的復活……」公同的教會,表示主內一家親,值此災難時刻,體現無遺。
震後,本堂充當臨時物資救濟站,災民大排長龍來領取日常用品。總會、中會也都差派義工來搬運物資。弟兄們充滿服事熱誠,更有壯丁力大無窮,好像薛仁貴扛大杉,不分晝夜,汗流浹背亦不歇息,令前來求助的人們感動不已。甘願為主作愚人,這些義工的表現真是可圈可點。
「自助而後人助,人助而後天助。」本會會友雖多數是受災戶,也是踴躍捐輸,當仁不讓。穆得昌牧師的親戚,蔡照崧昆仲,不僅大量捐款,還招待我們到他家作客,到劍湖山遊覽。主日禮拜時,蔡弟兄見證說:「家母是個禱告勇士,且樂於助人。如今家業有成,可要感念母親的信心。」偉哉母教,德澤留芳。
建堂歷時兩年,期間先於組合屋聚會,後因冷熱難熬,遂遷到愛蘭黃醫師的院子,再到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大禮拜堂做禮拜,直到本堂重建完成。適時的援手,讓上帝的兒女,不致因災變而流離失所。「寒天飲冰雪,點滴在心頭。」想當年,以色列百姓流浪曠野四十年,那又需要多大的能耐與毅力。
重建過程相當順利,連未信的工人都說:「你們教會一定有神的同在,不然怎麼不用燒香拜拜?」當然有神同在,不然怎叫聖殿?總工程費四千六百多萬元,一毛不缺。美侖美奐的教堂,座落在埔里鎮中心。高聳的十字架,發出引人歸主的亮光,多麼令人喜悅!
九二一的故事不斷在災民心中迴旋,我們的教堂卻因禍得福,只因來自許多同胞的愛心與資助。聖經告訴我們:「因為捐得樂意的人,是上帝所喜愛的。」也唯有上帝的愛,才能讓我們感恩又知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