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甦水(台南市) Photo on Visualhunt
年輕時,我就讀嘉義中學,高一公民課本談到基督教的倫理道德,當時任教的徐老師在班上公開說:「耶穌所講的八福(聖經馬太福音3~10節)真是很崇高的倫理,我覺得非常佩服,獨獨對於『哀慟的人有福了』這一句話,實在不能明白。」聽了老師這一席話,立刻激起我的好奇心,下定決心搞懂連老師都感到困擾的難題,就跟班上信耶穌的同學借了一本基甸會贈送的中英對照新約全書,從第一頁開始讀起。
■觸動好奇 的心
沒想到,馬太福音一開始都在講耶穌的家譜,我覺得很無聊。同學就建議我先跳過家譜,把馬太福音當成故事或勵志文學來讀,慢慢地,我總算讀出一點興味來。正好《讀者文摘》刊登了一篇文章,提到林肯與富蘭克林都熟讀聖經而文采斐然,於是我開始背誦一些優美的中英文聖經經節,運用在英文作文中,常常獲得老師稱讚,於是對基督教好感漸增。
但是,對聖經這句「哀慟的人有福了」(馬太福音5章4節)還是搞不清楚,便應同學邀約,加入嘉義民雄長老教會,在卓牧師與師母關懷備至與鼓勵有加的引導下,總算對聖經有了粗淺的理解。此後,雖然常常參加聚會,但因個人喜愛研讀理科,對演化論與物種原始深信不疑,始終無法跨入基督信仰的門檻。
■被愛溫暖 的心
高中畢業後,負笈北上就讀大學,就在學校附近的和平長老教會聚會。有一天晚上聚會的講員棣慕華牧師講解聖經:「為義人死,是少有的;為仁人死,或者有敢做的。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,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。」(羅馬書5章7~8節)當下對基督大愛的長闊高深極為景仰,感覺耶穌的大愛包圍、溫暖了我的心,不久就信耶穌、受洗。
儘管還是繼續努力鑽研科學,但科學與信仰之間的問題已經不再困擾我。我體認到科學只是「知其然」,卻無法「知其所以然」,科學實驗測量不出人的良知、愛心與信心。如果透過科學去研究各種巨觀與微觀的自然現象並理解其運作原理,一定會領悟人的渺小無知,進而對創造萬物的主宰,油然產生無比的敬畏!
■陷入疑惑 的心
信耶穌後的前幾年,我勤讀聖經且盡力持守主日崇拜。不過,那時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,就是有時聽到弟兄姊妹分享遇見耶穌的見證,喜樂洋溢者有之,聲淚俱下者亦有之,他們大都有奇特、吸引人的經歷。
我除了欣賞他們的見證之外,常常問上帝,為什麼別人能夠有那麼深刻生動的經歷,我的經歷卻十分平淡無奇?別人信耶穌的過程都是轟轟烈烈,我卻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歷?當時教會的莊牧師與TKC(青年團契)輔導吳長老都認為我個性太冷靜、理性,以致於較缺乏感性的體驗,不過他們曉諭我既然已經相信耶穌,就已經重生了,對於經歷一事倒不必太羨慕他人。
說起來真奇妙,前年上帝竟然賜給我一個雖不大,卻足以讓我印象深刻的經歷。我參加美國基督徒的聖地之旅,首度造訪聖城耶路撒冷。有一天下午,我們參觀西羅亞池,導遊見團員個個興致高昂,欣喜之餘又另外帶領我們前往參觀西羅亞水道遺跡。
■逐漸醒悟 的心
西羅亞池是耶路撒冷一個天然小貯水池,由此分布很多小溪流,將水輸送到城內,供應百姓日常生活所需。由於水道流速甚為緩慢,故被稱為「西羅亞緩流」,它的水量看來似乎微不足道,卻是上帝賜給人的恩典,在不知不覺中,帶來意想不到的祝福。可惜當時的人民因愚頑而看不起西羅亞的水,不肯依靠西羅亞緩流在寧靜中帶來的豐盛生命,反倒終日思慕北方的伯拉大河,想投靠亞述強權那波濤洶湧的大水,期盼以色列能強盛起來。因此先知以賽亞警告他們千萬不可厭倦西羅亞緩流的水,也無須羨慕伯拉大河,上帝的恩典無論大小,都伴隨著祂的大能與慈愛(以賽亞書8章5~8節)。
這一次的意外探索之旅,讓我徹底醒悟,只要細加思索日常微細的事物,便可經歷上帝一切的帶領與恩典,就像順從上帝的旨意,西羅亞「緩流」的水就會轉化成一股生命的「暖流」,進而享受神那潛藏卻細水長流的大愛,讚美上帝無限的權能。
■豁然開朗 的心
回國之後,有一天早上我讀到聖經約翰福音3章,記載主耶穌回答尼哥底母的問題,說明重生就像「風隨著意思吹」,我頓時得到啟發,體認到風兒來無影去無蹤,春日和風煦煦薰人心暖,夏日颶風翻滾波濤驚魂,秋風送爽丹桂飄香洋溢,冬風興起風聲颯颯煉淨性靈,儘管上帝賜給我們經歷祂大能的方式,人人不盡相同,但我們重生的事實並無二致。
試看聖經中聖徒遇見上帝的經歷,也是十分多元而迥然不同,摩西在西奈山上看到荊棘被烈焰燃燒卻不焚燬,成為摩西一生的轉捩點,啟示他上帝是「自有永有」的神(出埃及記3章)。先知以利亞被耶洗別威嚇而逃命時,上帝兩度藉著微小聲音向他顯現,再度以大能向以利亞保證祂的同在(列王紀上19章)。
因此,我長久以來的心結終於得以解開,並能夠豁然開朗──誠然,上帝賜給我的經歷,表面看來似乎是平淡無奇的微聲細語,但我已充分體會到,只要用心傾聽上帝,定睛尋求祂的旨意,必能經歷主耶穌那湧流的大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