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陳淑靜(高雄市)
邁入花甲之年後,總是在不自覺中啟動記憶的視窗,搜尋前塵往事,在酸甜苦辣的頻幕轉換中,也總會尋得一絲珍藏的幸福可享。當真,有些事得回頭看,更看得清,想得透,舊夢重溫,依然溫暖,尤其是在這個感恩的季節裡。
幼時,長於米珠薪桂的年代,我居住的農村裡,有一座窗明几淨、詩音繚繞的小教室,一巷之隔便是喧嚷的傳統市場。每回和母親買菜去,我總是頻回眸,小教室似乎有著誘人的吸引力。母親總以信仰不同為由,禁止我的好奇張望。她常說,那是有錢人去的地方,咱家生吃都不夠,那有得曝乾;「窮」是我家的代名詞。
恩典的聖誕卡
有一年的聖誕節,一大早,白髮皤皤的老牧師娘就在市場入口發聖誕卡片,母親拉著我刻意避開。笑容可掬的老牧師娘,眼光正好與我渴望的眼神交會,她快步走來,遞了一張聖誕卡給我。當下,我既猶豫又天真地問:「要多少錢?」老牧師娘從口袋裡摸出三顆糖球,塞入我的手心,說:「耶穌賞妳的,免錢、免錢!」
那是一張繪上聖誕紅圖樣、灑滿金蔥粉的卡片,紅葉嬌艷,綠葉鮮翠,與晶亮的金蔥互相映襯,倍顯生氣盎然,令人愛不釋手。那一年,我讀小學三年級,新到任的老師指導同學們寫賀年卡給最喜歡的人。同學大多以明信片當賀卡,我捨不得把唯一珍藏的聖誕卡拿出來。於是和母親計較了好久,還是老話一句:「生吃都不夠,那有得曝乾,撕下一張簿仔紙來寫就好。」無奈,我寫賀卡的對象是我喜愛的老師,不得不割愛了。
我在聖誕卡上童言童語地寫上感恩和祝福,想不到竟得到老師大大的讚美,不但讀給全班同學欣賞,還掛上布告欄展示,依稀記得老師說:「小朋友得凡事感恩,上帝無條件賜福全人類……」原來老師是基督徒,在教堂裡服事。一張聖誕卡的祝福,讓老師成為我寫作的啟蒙恩師。從此,母親便不再堅持,默然承認她的窮孩子在教堂裡得到尊重和疼惜,即便是我背著她,把弟妹一起拉著去聽聖經故事,母親也心照不宣。其實,農務家事兩頭燒的母親也樂得偷得浮生半日閒,在一旁愉悅地笑著呢!
難忘的烤番薯
那年的平安夜,我向母親說起聖誕老公公趕馴鹿、爬煙囪送禮物的故事,母親聽得好入神,卻又說:「聖誕老公公上好送來一支棍仔,也好用來修理狡怪囡仔!」母親的冷水澆不熄孩子充滿期待的熱火。然而彼時的生活哪來的聖誕襪,我找來母親的包頭巾,對角打結,吊在蚊帳的掛釘上。隔日一早,包巾裡放著一條母親用大灶火餘溫燜烘熟的烤番薯。
時間如白駒過隙,青春無敵的歲月褪去聖誕紅的繽紛,離鄉背井,謀職、婚嫁,在現實的生活中,聖誕節一度只剩下放假的意義。但是上帝並沒有遺忘我,在不惑之年,祂終於接納我,讓我找回最初的感動和溫暖。只是,時代變遷,電話、手機科技產品取代了賀年卡的溫情,招牌的聖誕紅賀卡,在書局裡也不復多見。
倒是聖誕老公公的傳奇,依然堅定地存在小孫女的美麗世界裡。平安夜高掛床頭的長筒襪,有我祖孫三代在不同時空中都曾擁有過的相同期待。看著小孫女懷抱著塞得鼓鼓的長筒襪,笑臉燦爛的幸福模樣,不禁憶起兒時母親放在包巾裡那條燙手的烤番薯,隱約中,似有陣陣薯香撲鼻而來。當下怎忍心讓小孫女知道,其實媽媽是山寨版的聖誕老公公呢?馬太福音19章14節記載主耶穌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;因為在天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」我相信,從小就認識耶穌、親近主的孩子,總有一天會明白,祂才是獨一無二、全年無休的聖誕老公公。
【幸福練習】
你有多久沒親手寫卡片了呢?何不現在就動筆,將心中的思念與感謝傳達出去?電子賀卡雖然很方便,仍舊無法取代手寫的溫度唷!
【讀完這個故事,如有感動可支持編輯刊物的需要】
線上捐款支持耕心文字事工
包括郵資、印刷、人事庶務等,《耕心》每月至少需支出90萬元,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