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種瞎子

0
252
(相片提供/Pixabay)

◎陳嘉式(高雄市)


我們常習慣於自己的生活方式、喜好、價值觀,因而迷失在自己的短視和偏見中,看不出自己有什麼錯失……

「瞎子豈能領瞎子,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?」(路加福音6章39節)一個瞎子走路,大家都知道有困難,但這句經文裡竟有兩個瞎子,並且是由其中一個瞎子帶領另一個瞎子走路,這種情況不僅困難,而且也很危險。

這個比喻其實也反映出社會一種可悲現象:就是有些人並不真知(某方面就像瞎子),卻好為人師,愛發號施令,帶領另一群無知的人跟著他們走;而有些人則甘願被這些瞎子領路,他們無知又不用心思辨,人家說的照單全收。後者的耳朵雖聽得見、眼睛看得到,心智卻又聾又盲。

這些盲目的跟從者,他們從不評估要跟隨的人是否有能力領導他們?是否真能幫助他們?他們的結局跟領路的人一樣,非但無法到達目的地,而且還一路險象環生。這兩種人都是可悲之人,他們雖然落在悲劇中,卻不自知,甚至還自得其樂。

是真知還是假知?

耶穌說這個比喻,是在諷刺那時代的社會領袖,尤其是法利賽人和文士,他們過度強調自己的主張,用錯誤的事來教導百姓,不管那種主張是否合乎上帝的道。他們拘泥於祖先的遺傳,卻違反上帝的律法:注意自己吃進去的是否潔淨,卻不在乎說出來的話是否會傷害別人(馬太福音15章1~11節)。他們強調那些不關緊要的小事,例如如何慎重獻上薄荷、茴香、芹菜的十分之一,卻忽略掉最重要的憐憫、信實和公義。

他們怕汙穢自己,喝飲料時小心濾出蠓蟲(蚊蚋一類的細小昆蟲),但遇到有利於他們的事,即使犯法也視若無睹,連別人的駱駝也吞得進去(馬太福音23章23~24節)。他們自己連一根指頭都不肯動,卻將重擔放在別人身上(路加福音11章46節)。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,卻假意為她們作很長的禱告(路加福音20章47節)。耶穌對這種宗教領袖的評判就是:假冒偽善。

耶穌並不反對人當教師、領袖;如果那個人真能從上帝那邊領受真理,並實踐在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上,他便有權當教師,而且還是好教師。可是有些人並沒有紮實裝備自己,卻喜歡隨意向人宣揚、教導。

我很喜歡看政論節目,因為當中有些人實在有做功課,認真研究問題,見解也很深遠,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。但有些人沒真材實料,只愛發表意見,靠伶牙俐齒說得天花亂墜,只想說服別人。有些記者對事情沒有深度觀察和遠見,看到某些人的人氣好,就問人家是不是要選總統?好像只要有能力、事情做得好,就要當總統,把人生的價值全堆在搶大位上。

如何認識自己?

在這些瞎眼的領導者與盲目的跟從者中,最容易找到的人物,其實就是我們自己。我們時常落在自己的盲點中而不自知,因為我們不容易看清自己。我們無知、誤判,卻喜歡跟著自己的錯誤走,不願向更好的人學習。有時我們自己就是那個瞎眼的領路者,又是那個瞎眼的跟從者。我們盲目跟從自己的想法、個性、脾氣、喜好而走,無法判別其是或非。

希臘有座著名神廟,它的入口處寫著:「要認識你自己!」(Be known yourself!)提醒進神廟的人要先自我認識。我們常習慣於自己的生活方式、喜好、價值觀,因而迷失在自己的短視和偏見中,看不出自己有什麼錯失,因為我們早已習慣那些錯失。年輕時,我的父親常告訴我:「一千個人說你好,比不上一個人指出你的錯。」我們不只看不到自己的缺失,也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指正,不知這是很珍貴的禮物。

除了不易看到自己的缺失,有時我們也看不見自己的優點,看不到自己有什麼天分。即使有,也因為懶於開發,任由天分埋沒了。如果有人幫我們挖掘出來,又能拿來運用,這是非常大的恩德。我們雖不容易看到自己,對自我的認識好像一個瞎子,但周遭的人是最好的明鏡,我們可由別人的反應去看見自己。問題是:我們是否願意謙卑、虛心觀察,願意從別人對我們的反應中去反省和學習?

耶穌在這句短喻裡提到的兩個瞎子,也可以說是兩種瞎子。一種是對正當的事認知不足、立場不當,態度又偏差的教導者;另一種是毫無判斷能力、是非不明的盲從者。耶穌說這兩種人都是瞎子。在這短喻裡,耶穌不但指責那些誤人誤己的教導者;值得特別注意的是,祂也警告那些無法判斷是非而盲從的人,他們若不用一點頭腦去評判自己被教導的、所領受的到底是什麼,盲目地跟從別人是會跟着掉進坑裡的。

至於要如何避開這樣的錯失?詩篇119篇18節的一句禱詞,可能是最恰當的警語:「求祢開我的眼睛,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。」認識上帝,懂得祂律法的奇妙,向祂學習,是讓我們免於瞎眼、走向正當道路的好方法。

 

【讀完這個故事,如有感動可支持編輯刊物的需要】

線上捐款支持耕心文字事工

https://donate.pctpress.org/

包括郵資、印刷、人事庶務等,《耕心》每月至少需支出90萬元,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