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8日第1498期【被愛擁抱的劇本】
〈本週焦點〉有妥瑞沒關係,上帝說我超棒
〈信心加油站〉從「王不」到「金鶯」:愛的逆轉人生
〈幸福光點〉寫林姊,也讓我經歷了神
◎李勝雄(台北市)
在1941年10月7日,母親生下了頭胎的我。她是當時高雄縣岡山鎮小富王家三個女兒中最小的,因為尚未有男孩,被命名為「王不」,意思是「不再要有女孩」。母親小學畢業後,在百貨公司當店員,經人介紹,與在鄉下當小學老師的父親李權相親結婚。當時是日治時代,父親因擔心薪水太少,不足以養活一家大小,便轉職到高雄市公賣局菸酒廠配銷所擔任總幹事。他有核准發放菸酒牌照的權力,可以收紅包,但因受日本不貪汙文化的教育影響,始終保持清廉。
然而工作不免需要交際應酬,當時常「走酒家」,還得互相請客,開銷龐大,薪水不足以負擔一家七口的生活所需。所幸母親善於做生意,曾租店經營水果店、彈子房,生意都不錯,足以補貼家用。後來開設麵包店,生意更為興隆,甚至賺到足以購下原本租住的兩層樓房屋。該地原為國有財產局所有,地租低廉,之後連土地也一併買下。
母親自行做生意,當女老闆,也完全負責我們五個孩子(三男兩女)的生活起居,非常忙碌。她愛子女,管教嚴格,不聽話就會用藤條打,認為「不打不成器」,還常來我們房間查看是否在念書。父親則多半在外應酬,較少管教子女。那時傳統家庭多是如此,可知做母親真的非常辛苦,既要做家事、管小孩,還要經營生意,這份母愛實在偉大。但母愛畢竟有限,加上子女長大成人後不見得都聽話,甚至可能走偏,辜負為母的苦心。
福音傳家:從家母到全家蒙恩
感謝上帝,在我上小學後,有人帶領母親前往附近的新興長老教會。她在岡山出生時,也曾被人帶去主日學。這次重新接觸教會,除了自己信主受洗,也帶領我們全家一同前往教會。父親首先受洗,從此不再上酒家;後來擔任教會的長老,上帝也祝福他開設塑膠紡紗管工廠,營運非常興盛。
母親只受過日本小學教育,中文程度不高,卻在教會學會閱讀白話字聖經。奇妙的是,她非常喜愛傳福音。我不知她怎麼說的,但很多親戚都被她帶進教會、受洗信主。
尤其我的外嬤(外祖母)──她因反對外公娶細姨,帶著我母親的兩個弟弟搬來與我們同住。外嬤擅長備辦牲禮,每逢初一、十五就在家門口上香拜拜。那時母親還沒信主,我是她的大外孫。她拜拜的時候,總先為全家祈求平安,接著就咒詛外公的細姨,可見她對奪夫之人懷恨甚深,但從未聽她怨恨過自己的丈夫。
不知怎麼著,母親後來竟成功帶她去教會。外嬤不識字,只因聽了牧師講道就受洗信主,不再拜拜。每日清晨天未亮,就聽見她在為全家人禱告,也特別疼愛我這個大外孫。直到高齡九十安息前,我從台北趕回來看她最後一面,才安然辭世。她帶來的兩個兒子,也就是我的大舅和二舅,全家都信主,事業成功,子女各有所成。
母親後來將名字從「不」改為「金鶯」,原本是父母眼中「不要的」,信主後成為上帝珍愛如金鶯般的女兒。她不僅帶領我們一家,也帶領許多親朋好友信主得救。連我住在岡山山內田寮村的祖父,一生務農、不識字,退休後與我們同住,母親先是引導他改掉農人傳統「不吃牛肉」的習慣,之後更帶他去教會。不久,他也像外嬤一樣受洗信主,熱心參加教會的各種聚會。而人生最後一次參加聖誕節後隔天,就在睡夢中安息主懷。
上帝的愛,使母愛永不止息
母愛的偉大,是因上帝創造我們每人都有一位母親。不僅懷胎十月,更在出生後以乳汁養育,這正是上帝對世人的愛的具體呈現。母親疼愛自己的子女,盼望他們健康長大、順利升學、就業安穩。若能信靠主耶穌的永生救恩,更能在天國重聚,那才不枉母親一生的奉獻與犧牲。謹以此文,思念我摯愛的母親,也感恩上帝的愛,使母親的愛永不止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