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天堂的音樂課

雙手環抱譜冊,平靜地走進擺滿鮮花的禮拜堂。 接著看到的畫面令我震懾,整個人凍結在原地。

0
27

2025年2月23日第1486期【好好說再見
〈本週焦點〉來自天堂的音樂課
〈信心加油站〉你以詩命我名,我以文敘你情
〈幸福光點〉不是倚靠自己

◎陳昊儀(文字工作者)

去年十一月感恩節前的夜晚,接到牧師打來的電話,問我能否擔任司琴,為下週末即將舉行的告別式彈奏聖詩。

只在主日禮拜彈奏過,從未擔任過告別式司琴的我甚是猶豫。雖然感謝上帝願意使用,心裡仍深感疑惑:「教會內有音樂碩士、更資深的琴手,如此重要場合,怎麼會請相對資淺的我來負責?」牧師解釋,其他琴手剛好有狀況、排不出時間,最後我誠惶誠恐地接下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務。

收到五首樂譜後,我戒慎恐懼、比以往還認真練琴,聖詩的莊嚴音符填滿了育兒和工作外的時間縫隙。那幾天母親聽著我指尖流洩出時而完整、時而破碎的旋律,語氣不帶表情地說:「其實能聽妳練這些歌很好,好像我也參加了妳阿嬤的告別式……。」阿嬤於兩年多前離世,原來我以為平淡無奇的練習,聽在媽媽耳裡,竟勾起對母親的思念,讓我見證了音樂撫慰靈魂的能力。

來到告別式當天,我禱告將一切交託給上帝,認為自己準備好了。雙手環抱譜冊,平靜地走進擺滿鮮花的禮拜堂,接續看到的畫面令我震懾,整個人凍結在原地。

為一個阿伯司琴

「竟然是他?」腦袋不斷地重播這句話。從收到告別式流程單以來,我多次閱讀逝者的名字,卻不知道就是數年來主日早晨,都會遇到的那位阿伯。他身形十分瘦小,目測不到150公分,總是拄著拐杖、步履蹣跚。我望著投影螢幕上的照片,奮力抬起凍結的腳,抑住情緒後走到鋼琴前,坐下,眼前的詩歌譜卻突然一片模糊。

全場肅靜,〈奇異恩典〉的序樂奏下。第一個和弦就彈錯,脫序的和聲將意識凌亂的我喚回告別式現場。

我從未和阿伯說過任何一句話。眼眶漸漸漲滿潮水,手指卻不忘G調轉F調,時而分心、時而回神。想起週日總是賴床、匆忙進教會,相較氣盛浮躁的我,行動不便的阿伯數年如一日,步伐緩慢卻總面帶笑容,在我習以為常的那些早晨,與我擦身而過。

螢幕放映著阿伯的生平,從幼年到離世,除了少數和會友們聚集的照片,其餘都是獨照。阿伯出生即罹患腦炎,幸運救回一命後,度過了70多年疾病纏身、發展遲緩的人生。但他沒有輕視上帝給他的機會——活著,無論在工廠或小學擔任工友,他都認真完成每個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,微笑待人、不假他人,自給自足地走了一輩子。

「謝謝某某,妳幫忙司琴啊。」講台上站著阿伯已白髮蒼蒼的哥哥,依序唱名每位協助同工,並深深道謝。我紅著雙眼恭敬地向他老人家點頭示意,內心想著:「是我要謝謝您的弟弟才對。」腦海中想像著,若時光倒轉,在阿伯緩慢拄拐杖進電梯時,我會打起精神向他說聲早安;在他身體搖晃,一跛一跛離開教會時,我會熱情跟他說聲再見。

記得傳奇歌手巴布‧狄倫(Bob Dylon)的奶奶曾對他說:「幸福不是在通往目標路途上的某樣東西,而是那條路本身就是幸福。你所遇見的每個人,都在苦苦掙扎著與什麼對抗,所以你必須親切待人。」

作為兒童主日學老師兼小組長,我思索著「好牧人」的模樣。好牧人不是只在面對自己的羊群時才熱情和善,因為神不偏待人。我提醒自己,無論身在何處、面對任何人,內心都該尊主為大,時時刻刻效法耶穌「愛人如己」的憐憫與慈祥。

我再也沒機會、也不敢問阿伯本人,生活的滋味,嘗起來會不會很苦?由於體內腫瘤擴大到生活難以自理,最後他入住了安養院。阿伯的哥哥提到,安養院裡的他,餅乾才吃一半就睡著,口中銜著一點點滋味,就這麼靜靜回到天上。感謝上帝在他生命劇本的結局,寫下平靜安詳、月光灑落的註腳。

感謝能力屬乎神

低頭望向琴鍵上的雙手,我永遠無法得知這個回合,上帝要使用誰;只知道上帝要使用的人,祂必賜下能力。

音感天生不錯的我曾埋怨,如果生在富足健全的家庭,是不是有機會好好學音樂,像很多厲害的琴手,臨時演奏任何樂曲都不成問題?如今我卻感激自己的有限,才能珍惜每個以音樂服事神的機會,經歷能力是屬乎神,而不是來自於我。

告別式平安順利地落幕。過去我彈過的每份歌譜都會收好塵封於書櫃內,唯獨阿伯告別式的那幾首聖詩,我特地裝訂完整,始終夾在譜冊翻開的第一頁。既是誠摯地和阿伯說再見,也是提醒自己每次彈奏前,先獻上感謝。

若有朋友或家人離世,你可以這樣祈禱:

親愛的天父,祢是一切生命的施予者,求祢賜下憐憫與安慰,擦乾我們的眼淚,教導我們珍視身邊的人及稍縱即逝的光陰。求祢也讓我們因與逝者曾有過的回憶而生出喜樂,我相信他已進到祢永恆的國度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
線上捐款支持💗耕心文字事工。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,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,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,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