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愛

劉聖秋(高雄市)

0
27

12月21日第955期

自我形象跟人際關係的互相影響,在我成長過程交織成一篇血淚史。小學時,功課好又不闖禍,老師喜歡我,同學也跟我要好。國中升學主義至上,偏偏我課業跟不上同儕,親近的朋友也疏遠我,我開始自認不如人,覺得自卑。到了大學,在繪畫方面嶄露頭角,拿了一些獎,使我在校園內小有名氣。

在這些成長的歲月中,我懵懵懂懂地學到,「成就」好像可以決定我的日子好不好過,還有,捍衛自己也很要緊,以免被人看輕。

退伍後開始教師生涯,兼任行政工作又適逢教改衝擊、少子化造成的教師超額壓力,加上帶職讀研究所影響同事工作量的分配,我感受到的是緊繃的敵意。跟人保持距離、武裝自己,不知不覺變成我的人際互動守則,漸漸形成一種既偏執又退縮的信念──只有自己才不會傷害自己!

有趣的是,那時我早已接受基督信仰,卻是教會的游離分子。因為持守「獨身」信念,用不沾鍋的樣態去教會,所以數百人的教會裡沒人認得我。常聽牧師說要「愛人如己」,只當那是「神級」的高標準,與我無關,反正知道神愛我就可以了。對於愛人、愛神,我不太在意,甚至我連是否愛自己都不太肯定。

好長一段日子,常常一個人開著車出門,不知該去哪裡,我知道我很寂寞。

有一回聚會,牧師娘就在鄰座,她跟我寒暄,問我是哪個小組的?我沒有小組。隔週,就來了一位傳道邀我加入,之後很長的時間,我雖仍舊像隻點水蜻蜓,但在小組裡看見了坦露自己生命悲喜的大家,彼此關懷、鼓勵和禱告,他們向我開了一扇窗,讓我瞥見人際關係裡的馨香。

在生命季節的流轉間,對神的樣貌愈來愈清晰。「神就是愛」常出現在牧師們的講題裡,我也逐漸意識到它的意義,那不是指神「可能」愛我,也不是指神「將會」愛我,而是神「就是」愛!祂不但先愛了我,還會「一直」愛到底!正如聖經約翰壹書4章18節所說:「愛裡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,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。」神愛我,是無條件地完全接納,不管我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,都不必害怕失去這份愛。

知道神會「一直愛著我」這件事,讓害怕受傷、保護自己的防衛機制漸漸不再過度反應。祂給了我穩定的安全感,原本躲進荊棘叢裡的我,開始願意走出來重新探索好久未曾踏出的人際領域。我發現自己可以變得更誠實也更勇敢了,不必過度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,同時也因為決定接納自己,所以更自在了。回想起年少歲月,與人建立「關係」對我而言是很自然的事,我知道,這才是神造我的原本的樣子。

開始在教會固定的服事,可說是「恢復關係」的轉捩點。我在團隊裡看見「人」的有趣,也愈來愈能欣賞每個人的獨特。當然,踏出舒適圈後挑戰難免,但因心開放了、願意被調整,不再有那麼強烈的防衛心,也不再視人際互動中的需求衝突為威脅。我學著脫去偽裝、坦誠自己,如此一來,反而真切地建立起穩定的友誼。

因著神就住在我的心裡,我的安全感也建立在祂身上,以往那「好友終究會背棄我」的信念漸漸瓦解了,我知道衝突仍在所難免,但如果用敞開和謙虛的心來傾聽、對待,願意回到神的話語和愛裡來學習這門功課,那反而是友誼的前進,而不是崩壞。

現在的我不僅在教會裡結交了能夠真實分享生命的朋友,在人際關係的恢復上,也正擴展到其他層面。對於「愛人如己」這個課題,我仍在學著、試著、跨越著。我知道,朋友們將讓我的生命更豐盛,我也期許自己,成為他們豐盛的一部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