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7期【生命的勇氣】祈禱之時
〈本週焦點〉火中的一根柴——我親愛的大哥(上)
〈信心加油站〉簽證奇遇記
〈幸福光點〉唱詩歌,數主恩
◎劉雪嬌(高雄市)
每逢佳節,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。兄弟姊妹聚在一起,茶餘飯後東聊西扯,總會一起打開塵封已久的回憶,回味童年一籮筐的趣事。這時候,大哥臉上便會出現難得一見的燦爛光彩。
大哥的精采童年
在民國30至40年代出生的孩子,生活普遍拮据。當時物資缺乏,吃、穿、用都得自食其力,遑論孩子的玩具,多半是就地取材。泥土、樹木、葉子,還有果核種子,都是製作玩具的最佳材料,我的大哥最擅長利用這些東西。他手藝精巧,能用林投葉做出笛子、風箏,用甘蔗花的細梗,裹著牛油,當作弓箭射著玩,還會用黃槿的樹幹製作陀螺。
說到陀螺,大哥總會依照木材價值念著順口溜:「一樟,二瓊,三埔姜,四苦楝,菝仔材無路用。」即使身上常因削樹皮、釘釘子而傷痕累累,仍舊玩得不亦樂乎。他還另有一項絕技——抓青蛙,在當時的村莊裡,可以說家喻戶曉,連大人都望塵莫及。
踩過村里每條田埂路,大哥總是打著赤腳,在稻田穿梭著尋找青蛙。他會以蚯蚓為餌,抓上一堆小青蛙,再用小青蛙去釣大青蛙,每次都能滿載而歸。只可惜當時他沒有好的竹簍,只能克難使用淘汰的蚊帳做袋子。奈何老舊蚊帳總有破洞,回程時,大青蛙往往會趁隙逃亡。
有時,大哥也會不小心釣到水蛇,當下通常是手忙腳亂、走為上策。日積月累下,大哥抓青蛙的技術越加爐火純青,有的養在家裡的水缸,有的成為餐桌上的佳餚。對他來說,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曾向母親懇求一條麵粉袋做成的內褲,總是無功而返,最後卻以蛙易褲的方式成功交換,讓他畢生難忘。
上了小學之後,大哥的童年以另一種形式華麗登場。當芒果、龍眼盛產時,就是大哥的嘉年華會。低年級只上半天課,只要下課鐘聲一響,每位同學都會不約而同地衝向大崗山後山腳下,只為撿拾掉落在地的芒果和龍眼。飽餐一頓後,他就沿途找棵大樹,靠著樹幹小睡一會兒再返家。無憂無慮的童年雖然曇花一現,卻是大哥腦海中歷久彌新,無法抹滅的回憶。
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,大哥讀五年級時,我們舉家搬遷,到一個更偏僻的地方。那裡前不著村、後不著店,方圓百里只住著兩戶人家,不過自然風光倒是更加宜人。白天能遠眺青山翠巒,夜間則聆聽蟲鳴蛙叫,在大自然的合奏曲下安然入眠。平時課餘時間,兄弟姊妹各司其職、分擔家務,撿柴、挑水、煮飯、餵豬、養鴨等,日子雖然清苦,但全家都怡然自得。這樣的鄉居生活,一直到大哥考上初中才結束。
高職時期則是大哥人生旅途中最璀璨的一頁,他的興趣廣泛,對樂器投入又狂熱。舉凡洞簫、口琴、吉他,全靠自學。除了樂器之外,大哥也喜歡養花養草,當時家中的盆栽,幾乎都是他一手照顧。那段日子,應該是大哥人生中最歡樂的時光。高職畢業後,大哥在北部就業一年,之後就入伍了。沒有人料想得到,接下來的他,將遇到人生最重大的轉捩點。
來自軍中的炸彈
1970年,大哥剛入伍不久,家中就接到軍方寄來的病危通知。這個通知猶如一顆炸彈,炸得全家手足無措。顧不得自己病痛纏身,母親北上奔赴三軍總醫院。當下大哥正在接受手術,心急如焚的母親只能等在外頭,彷彿熱鍋上的螞蟻。沒多久醫生走出來,面色凝重地告訴她:「您兒子腹中的腫瘤太大,不能貿然開刀,還需要同其他醫生聯合會診才能確定。」這個回覆宛如當頭棒喝,轉眼一看病榻上的大哥,骨瘦如柴、面無血色,母親的眼淚頓時像洪水潰堤,無法停止。
在近乎絕望之中,一道亮光閃過母親的腦海,讓她如同在汪洋中抓到一根浮木。「我還有神能倚靠。」一段經文如此提醒著她:「耶和華必保全他,使他存活;他必在地上享福。求祢不要把他交給仇敵,遂其所願。他病重在榻,耶和華必扶持他;他在病中,祢必給他鋪床。」(詩篇41篇2~3節)母親開始虔誠祈禱,求主幫助大哥戰勝病魔。(未完待續)
下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