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嗎哪(台北市)
大家常開玩笑,第一個孩子照書養,第二個孩子照豬養,那麼第三個孩子呢?可能就是用養豬的「ㄆㄨㄣ」去養吧!
出生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又貧窮的單親家庭,身為賠錢貨的女孩,我記得從國中開始,每天早餐都是吃同樣的「白水煮麵」,我就這樣吃了六年,直到高中畢業,白水煮麵有點類似聖經出埃及記當中,以色列人在曠野每天吃的嗎哪一樣。
天天都是白水煮麵
小時候的我,還不認識上帝,不知道什麼是「嗎哪」,只知道家裡的長子——我的哥哥享有特權,只有他有雞腿可吃,姊姊和我都沒份兒。哥哥還沒有讀高中住校之前,家裡的早餐還曾經有過美味的牛奶可喝,原因當然是為了讓哥哥長得高又壯,等到哥哥住校之後,早餐就只剩下「能填飽肚子的」白水煮麵了。
說起來真的一點也不誇張,白水煮麵就真的是白水煮麵,煮麵的父親有時還忘了加鹽,抑或是加太多鹽;偶爾的「加料」,則是把前一晚吃剩的菜湯或肉汁,倒進麵裡一起煮,但對我來說,加料後的白水煮麵,竟猶如難得的美味早餐。
這一鍋平凡無比的白水煮麵,每天「餵食」著兩頭小豬:一個是不愛吃又吃很少的姊姊,長得瘦瘦小小;一個是完全不挑食的我,吃得白白胖胖。整鍋白水煮麵,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是被我吃掉的,遇到加料的時候,更可能98%都進了我的肚子。
用「餵豬」來形容,其實也不誇張。我常在想,在父親的心裡,吃飯這件事,大概就是不要讓女兒們餓死就好,就算是盡到作父親的責任了。我小時候常聽父親開玩笑地說,我是垃圾桶裡撿來的,並三不五時暗示能夠收留我,沒有讓我在外面流浪,我就要很感謝他了。
矌野中的嗎哪
聖經裡的以色列人,在曠野每天吃嗎哪,吃著吃著就向上帝抱怨起來,吵著要吃肉。我只記得六年來,大概只有零星的一至二次,我沒有吃早餐。有一次印象很深刻,父親不知為何,把麵煮成一團糊爛,很難吃,也可能是完全不挑食的我,突然味覺覺醒,「厭惡」了吃這樣一鍋早餐,我到現在都依稀記得,當時腦袋裡有一個「小小的叛逆」之聲:我為什麼要每天吃這樣一鍋白水煮麵?
終於有一天,我選擇一口都不吃,跟姊姊一樣空著肚子去上學。沒想到那天上課時,我肚子餓到實在沒辦法專心上課,餓得好難受,所以那天我體認到一個事實:不吃,會餓死!要逞強當英雄,必須要有「本錢」。但是我沒有本錢買早餐啊!
也因此,隔天早上,我只能乖乖地繼續吃白水煮麵。奇怪的是,從那一天之後,我完全沒有「感覺」早餐好不好吃,因為再難吃,我都吞得下去,因為我只是不想讓自己餓死,也不想餓著肚子、沒辦法上課。
淡中帶甜的人生滋味
我發現,自己有個「開關」,只要把味覺的開關,關起來,再難吃的東西都可以毫無感覺地吞下去,因為從那一天以後,我好像完全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吃早餐,甚至還會阿Q地告訴自己,白水煮麵的澱粉,在嘴裡多嚼幾次,反而會嚼出一種甜味。
成為基督徒之後,每每閱讀到出埃及記嗎哪這一段經文,我就有所感觸:原來我的青少年時期,也經歷了一段說長不長、說短不短的嗎哪生活,雖沒有40年曠野那麼久,但也比一任總統任期還久了。
上帝透過青少年的這段嗎哪生活,培養了我的忍耐能力,為了不餓肚子,為了能好好地專心上課,為了更大的目標及盼望,所以我可以「無聲無息」地吃著嗎哪。這是上帝在我人生中給我的第一次嗎哪經歷。雖然那時的我,還不認識上帝,當然也不太明白上帝的旨意,但是每天有嗎哪吃,就是一種祝福與恩賜。
【延伸閱讀】嗎哪人生三部曲(中)>>> 走味的嗎哪
【幸福練習】
你是否也曾經歷過「曠野吃嗎哪」的日子?每天挪一段時間親近上帝,讀經禱告,可以幫助你沉澱心靈,越加活出信仰的盼望與活力!